最近闲下来聊天,与一位新华社的Lubbo朋友聊了不少。其中聊到我被受聘为《淮安城市网》签约作家,关于今后写作诗歌、散文、小说的事,却撩拨了我对写作散文的兴趣和热情。因为,我早就想写一篇关于金矿先生的散文,可是我一直闲不下心来。
金矿先生是《南闸民歌》传承人。当然,金矿先生还有其它的职位称呼。写金矿先生文章,用什么题目呢?想来想去,以“我与金矿先生”为题。后来,又一想,倒装一下句式,用“金矿先生与我”为题。主要想把金矿先生礼让在先,个中的意味就不言而喻了。
有一个人曾经是我的同事,把我引进给杨冬宝先生,而杨冬宝先生又把我介绍给金矿先生。
二〇二〇年,快要过春节了,疫情开始发生。那时候我与金矿先生第一次相认,是在某微信群里。再后来就是对《南闸民歌》了解,加深了对金矿先生的印像。
其实,至今由于我常在上海的缘故,我还未曾与金矿先生谋过面。但是,要说认识金矿先生,那要从七十年代底说起。
那时,一次偶尔的机会,在一位朋友家,发现一本《北方文学》杂志。在这本杂志封面上端,有一排用圆珠笔书写的玲珑秀丽而潇洒的蓝色字体。内容大概意思是展开理想的翅膀什么的,后面署名金矿先生的名字。
当时,我打听了一下,原来金矿先生是南闸文化站站长,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倒不是认为金矿先生是南闸文化站长,主要是羡慕金矿先生有一手好字。
从那以后,我去考学读书了,而金矿先生仍然在南闸做他的文化站长,一直到后来金矿先生退休。前两年,我与金矿先生彼此加了微信,才算是有所了解。
记得有一次,金矿先生参加大市里某文化演唱演出活动,金矿先生唱了序曲《姐儿香儿》,并在电视台播出。
当时我便录制下来,看了非常惊喜,又听了不止十遍。这可是《南闸民歌》呀!于是,我在闲暇时光也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
其实,我哪里唱得好?但当时我想起我母亲会唱《南闸民歌》。
过去,我母亲在生产队田里插秧经常唱。我喜欢听我母唱《南闸民歌》。
有一回,母亲对我说:“难怪你喜欢的,母亲十月怀孕你的时候,那时唱《南闸民歌》最好听,你在母亲肚子里就会听到的。”是呀!我还没出生,母亲就用《南闸民歌》胎教过我。
金矿先生可是《南闸民歌》传承人,我再怎么想把《南闸民歌》唱好?也唱不过金矿先生,事实如此,确实是这样。
对于《南闸民歌》来说,长江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是《南闸民歌》的根。淮河流域文化、大运河流域文化、白马湖湖岸文化,是《南闸民歌》的魂。因为《南闸民歌》地域文化特色,北面有骆马湖,有黄河夺淮入海故道。南面有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和射阳湖,水系交织。
尽管《南闸民歌》是地域性文化特色,但有北方人粗犷、豪迈。比如:属于《南闸民歌》范畴,赶牛耙地耙水田、打场打谷嘞哩,夯实房屋地基号子等等。也有南方人吴侬软语。比如:插秧歌,姐儿香儿等民间小调。
金矿先生研究《南闸民歌》四十多年了,走遍里下河地区,搜集整理《南闸民歌》歌词曲调,一生青春奉献无悔,可敬可佩!
因为《南闸民歌》的神韵就是北方粗犷、豪迈与南方吴侬软语有机的最佳结合。而且,《南闸民歌》地域文化特色主要体现,是在《南闸民歌》地域西边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东边则有中国大陆架的东海之滨。使得《南闸民歌》韵律、韵味、韵色不同于一般。
《南闸民歌》与吴承恩大唐西去《西游记》相印证,也与刘鹗《老残游记》金线东来相考量。
在枚乘、枚皋词赋大家的词赋内容里和淮扬菜饮食文化上都有其神韵十足元素。
金矿先生写了好多文章和书,阐述了对《南闸民歌》的观点,传承了《南闸民歌》神韵,很值得称颂。
《南闸民歌》地域文化特色,所表现在社会精神层面上,却是民族风范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滋润、滋养、滋生,滋长而继承发展,造化了一代代、一批批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禀性、颜值价比,较好较高的人物形象。比如:梁红玉、韩信、关天培、周恩来等都是领袖、统帅式的国之栋梁。
有一次,我写了一首有关宣传《南闸民歌》的歌词,分享给一个朋友看,这位朋友看后说:“我出二十万(钱),帮你找名家名手谱曲、演唱,完完美美打造一番。”我十分高兴,随后,我把这消息用微信发给金矿先生。当时可以见得金矿先生也特别感到欣慰,因为是关于《南闸民歌》的嘛。可是后来这事被耽搁了。至今我都难以在金矿先生那里提起。
其实,我当时写这首有关《南闸民歌》歌词是认为《南闸民歌》地域文化特色,刚好是由《南闸民歌》地域向北的,而是人们喜欢面食饮食习惯,由《南闸民歌》地域向南的,而是人们喜欢米饭饮食习惯。不过《南闸民歌》地域又是苏北平原的水乡腹地。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南闸民歌》不被重视。六、七十年代,讲成份论,搞阶级斗争,革命样板戏充斥文化市场,《南闸民歌》一度遭到冷落。到后来,电视普及,电视剧热播,同样《南闸民歌》被搁置一边。
金矿先生作为一名文化站长,觉得责任所在,应有所担当。于是,金矿先生立下了抢救《南闸民歌》决心,搜集整理《南闸民歌》。
可以说金矿先生为《南闸民歌》走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但金矿先生也为《南闸民歌》而曾被人讥讽、被人奚落。
由于种种原因,一位在基层乡镇干了几十年的文化站长,居然没有在职编制。
金矿先生为《南闸民歌》骑自行车展转十里八乡,冷馍头当餐,收集、整理《南闸民歌》,为使《南闸民歌》不失传,抢救《南闸民歌》义无反顾。
金矿先生在收集《南闸民歌》歌词曲谱时,笔记不下来,就用录音机录音,回家后整理,记词记谱并自己试唱。
金矿先生为抢救《南闸民歌》一门心思钻进去,顾不上家庭诸方面,金矿先生老伴在支持金矿先生收集整理《南闸民歌》时,有时也难免怨言几句。一次,在所访宾客面前金矿先生老伴实在忍不住而煞然泪下,一肚子苦诉释放出来。事后金矿先生还是耐心相劝,老伴被说服了。
如今金矿先生迟暮之年,但对政府及社会上大力支持《南闸民歌》发展信心犹足,还打算为《南闸民歌》更好地发展再奋斗十年、乃至二十年。
是呀,从唐朝发展至今的《南闸民歌》如何与已形成《南闸民歌》地域文化板块《淮剧》轰轰烈烈发展起来?
《南闸民歌》已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可以再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我私下里想与金矿先生切磋切磋,能否申请国家政府招聘涉外国际文化事务方面的,涉外云端网络平台方面的,涉及精通淮安话方面的等等人才,组织强有力的《南闸民歌》发展的领导班子,有计划有步骤共商《南闸民歌》传承发展大计。
我爱听《南闸民歌》,我更希望把《南闸民歌》分享给世界上更多的人。
朋友,您喜欢《南闸民歌》吗?我们一起去拜访金矿先生吧!关于《南闸民歌》金矿先生肯定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更多惊喜和收获,因为金矿先生是《南闸民歌》传承人。
让《南闸民歌》传遍中国!让《南闸民歌》传遍世界!
(2022-7-14)
金矿,1952年出生,大专文化,中国民协会员,国家级非遗南间民歌省级主要代表传承人,江苏散文学会首届会员代表,淮安市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淮安市首批文化名家,淮安区首届文化艺术名人,淮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擅长创作乡土文学、民俗文学,多篇(部)文学作品在国家省市区获奖。
运营机构:《淮安城市网》编辑委员会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苏ICP备18018716号-2
网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81202000208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苏)字第03316号
Copyright ©2019-2025 《淮安城市网》编辑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