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是古代中国南北重要的漕运运输河道,运河也孕育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很多商人,富商起家的人物有秦朝宰相吕不韦,吴越的范蠡(吴越之战后隐姓埋名改名陶朱公,救苦救难三聚三散财富,后人商人认为他是商人的主师爷),元明的富商沈万三(和明太祖朱元璋比造南京城古称金陵城),清朝道光年间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等。漕运河道上富商林百万有是何许人?“海枯石头烂,穷不了林百万”的林百万和漕运林集镇古镇林家码头林家庄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林家庄没有一个姓林的人家,林氏族人到哪里去了?
待着对诸多问题的疑问,我们来了解淮安文史,《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这里要说明施耐庵在淮安定居著书,葬于淮安,水浒传中人物林冲(林冲,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豹子头”。东京(河南开封)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寨主,晁盖身死,他又以元老的身份推宋江坐第一把交椅。
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大小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旱寨。抗击来围剿梁山军的官军、侵略北宋的辽国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时屡立战功。征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林冲原型众说纷纭,野史传说:林冲是历史真有其人,他是岳飞的部将,也是岳飞的同门师兄弟,他们的师父都是周侗。史书记录;宋朝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年)古镇林集码头(林家码头)就有了人家,就有了林家庄,林家庄是林氏族人居住地,是历史中岳飞同门师兄,也是岳家军的一名部将。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借用了其人物,历史中人物林冲是原林家庄林百万的祖先。林百万是出生在林家庄,后经营漕运运河运输贩卖大米发家,后在淮安区运河东古镇平桥买房定居。
根据历史淮安区运东古镇平桥镇关于“平桥豆腐”的记说和淮安区运河西古镇林集码头当地谚语讲,“海枯石头烂,穷不了林百万。” 乾隆盛世年间乾隆皇帝南巡(为寻找其生父),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乘龙舟路经这里。当时本地有位名叫林百万的大财主,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是讨好皇上的大好时机,于是他依仗自己拥有百万家产,令人在淮安至平桥镇河道上四十多里的路上,张灯结彩,铺设罗缎,硬是把皇上接到了家里。 林百万是个很有心计的财主,早在接驾之前,他就派人探听到皇上的饮食口味,所以他命家厨用鲫鱼脑子加老母鸡原汁烩当地的特色豆腐款待乾隆。乾隆虽然尝遍山珍海味,可是他何曾品味过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呢?因此他品尝以后,连连称好。接驾以后,林百万看乾隆皇帝吃的高兴,于是便向乾隆皇帝讨封,乾隆皇帝也高兴,便为林百万用笔写下“海枯石头烂,穷不了林百万”的几个字。大财主林百万家当时在乾隆年间家里骡马成行,有良田千亩,可以说是当时首富。在接代乾隆皇帝的同时,他老婆生个儿子。林百万得意忘形便又向乾隆皇帝讨封“我主万岁,我家今天有替了一个犬子,想请我皇赐一个名字。”乾隆皇帝本来是很高兴的,便顺便说到:“这么好美食,您常吃吗?”林百万讨好的回答:“这是家常菜,我们家天天吃,我皇要吃,我叫人做好送到皇宫给我皇品尝。”乾隆皇帝听了心想我都不能天天吃,您一个财主好大的口气,天天吃。便又给林百万儿子赏赐名字“林子完”,林百万明知乾隆皇帝为儿子起的名字不好,怎来乾隆皇帝金口玉言,林百万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不敢抗旨也只能管自己的儿子叫“林子完”,当地老百姓也都跟着叫林百万儿子“林子完”。后来果然到“林子完”当家,不是家里生意被骗,就是家里发生大火,死人,和人打上官司,,,,,等等,加上林子完不学无术,花天酒地,好吃懒做,林家一天天败落下来。
还有传说林家林氏族人当时在林家庄有林氏祖宅和林氏祠堂建筑非常宏伟,家中丝绸绫缎,金银玉器多不胜数,良田千亩,骡马成行,家里丫鬟,用人,长工有几百到上千人。某天晚上突然天降大火(天火)林家庄烧了“三天三夜“,满是繁华林氏祖宅和林氏祠堂烧的尽光。林氏后人为了躲避乾隆皇帝的 “金口玉言”口封,离开淮安,离开林家码头林家庄,而林家的丫鬟,用人,长工等,确一直定居林家庄。
另一个传说,说林百万为了把白马湖南湖的”水产鱼虾,运西千亩良田产的优质大米运到京杭大运河运到全国各地,花百万把古镇林家码头东西几条自然河道开挖串联起来方便自己家运输,并给东西贯穿古镇林家码头的河道起名“平林河”。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林集人民公社重开挖东西河并改道,现改名叫“林平河”,河道原址是现在的林庄河。当时一个游方修行的行者“过路为子”游离到古镇林家码头林家庄,看到林家庄的林庄河的现状,当时叹息到“林氏,林百万后人在无百万,林百万自己破了自己家风水,串联东西俩条古邗沟,本来是”游龙吸水“的林家庄格局给破了风水,真是应了富不过三代古话,林家要败。林氏族人要流亡他乡,才能包全林家血脉。“传林氏后人一部分逃到了云贵川地区了,因林氏族人在云贵川有木材生意的家产,林氏后人可能是在当地做了小官,还有一部分林氏族人逃到福建沿海地区,而没有”游龙吸水“格局的庇佑林氏祖宅,祠堂化为灰烬。从此古镇林家码头林家庄在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生机,“林家庄无姓林”,林家庄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姓林的人家,桑海沧田岁月如梭,但古镇林家码头林家庄这个名子确一直到叫到今天。
作者简介:邢雪松,1980年出生,男,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传统文化学习者传播者,淮安区人民法院陪审员,淮安区2022、2023年度营商环境监督员,2021年人民满意巡查员,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员,第七次人口普查员,2023年淮安区民政局淮安地名荣获纪念奖,喜玛拉雅有声主播,一名基层工作者,青年作者、媒体人,《淮安城市网》签约作家。有多篇文学作品、新闻作品发表今日头条、淮安城市网等媒体报刊。
主办单位:《淮安城市网》编委会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苏ICP备18018716号-2
网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81202000208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苏)字第03316号
Copyright ©2019-2025 《淮安城市网》编委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