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华:博施济众的书法慈善家

李 颖
2023-05-05
来源:淮安城市网

眉头图

他兴趣爱好广泛,从艺几十年,游走于摄影、书法、篆刻、美术设计和影视制作之间,始终保持着不厌不倦的精神;他兴办书画院、倾资慈善,一生所获才学与手艺,皆为社会服务,他就是淮安民间书画大家——蔡国华。

微信图片01.jpg

2023年3月在云南洱海

河下人文熏陶,年少才华横溢

1959年,他出生于江苏淮安河下估衣街,秉持“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从小热爱读书。1974年开始师从清华北大退休教授芮鸿灼先生及书法艺人、诗人孙原非先生学习书法。1977年7月,高中毕业的蔡国华成为淮安县盐河知青农场的一名知青,农场的生活是枯燥的,幸而有书法相伴。他如痴如醉地沉溺在练字中,一瓶墨水经过稀释,可以成为三瓶,在旧报纸上练字,有的时候一写就是几个小时。最幸福的是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给他带上一大罐猪油与萝卜干。每当干完农活,练着书法,吃着妈妈的菜,是他最幸福的时光。1978年秋,“二炮文工团”到盐河农场招收文艺兵,会拉二胡、会写毛笔字、又喜欢唱歌的蔡国华被带兵的一位领导看中,可惜因体检没合格,失去了与艺术结缘的大好机会。回首往事,开朗乐观的蔡国华表示,当时也不后悔,因为人生的路有很多条可以选择……

微信图片02.jpg

1978年在盐河知青农场

中年虔诚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这二字不仅蕴藏在他满园的书画间,荡漾在他真挚的摄影里,也镌刻在他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人生之中。1979年蔡国华返城进入毛巾厂工作,后因领导赏识从车间转岗调入设计室工作,跟随著名画家、设计师刘鸿生先生学习美术设计及理论知识,开始从事美术设计工作,一碰又是几十年。也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接触到篆刻,并从刻印转变成篆刻艺术,又把学到的美术上的疏密关系等布局技巧,运用于篆刻之中,这就大大提高了他篆刻作品的审美韵味。他紧跟时代,先后自学了装饰设计、3D效果图制作、CAD施工图绘制、图像处理等美术设计能力。

微信图片03.jpg

1985年在淮安毛巾厂设计室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进入中年后,他总是一边不辍笔耕地辛勤创作,一边结师交友、从事企业网站建设与宣传及影视编辑工作。1982年在淮安知名书法家曹瑞林先生的指导下,书法技艺得到更大进步。1993年,下岗的他开始了自谋职业的革命生涯:大街卖过毛巾、热水袋,小厂做制版工、刻印工、描图工、意匠工,还做过一段时间车间主管、装修企业做过图纸设计之类,尝尽百味人生后决定自己创业,先后成立“淮安市蔡国华装饰设计工作室”,2005年注册成立“淮安市华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开设“聚缘画廊”,2016年成立“淮安运河书画院”。经过40年的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无论是书法、摄影,还是篆刻、美术设计、影视制作等,都颇见功底。他还是音乐爱好者,他坚信书法是精神与生活的同构,女儿在他的熏陶下考入扬州大学音乐系,《音乐的启示——试论书法与音乐的互通性》此作发表于1989年《青少年书法》杂志第二期。今天,当你行走古城淮安,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总是安静淡泊地矗立在大街小巷,远远看去,有一种流动的音乐线条美。

微信图片04.jpg

1994年在工作室

微信图片08.jpg

2005年7月题写行政审批中心

心系公益与慈善,慷慨捐资报桑梓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真正能打动人的作品永远带有生活的温度,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也是深入人民、了解人民、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进入中年后,他热衷于为人民群众书画,从事公益文化活动及《河下往事》编辑部等的公益文化策划与组织实施工作。他的付出“系自动的,非被动的,全凭自己良心去做。”他先后率领团队走进村镇、社区、企业、军营、校园、机关和景区等,他关怀老人、关护幼小、关爱病患、关切残疾,组织了上百场公益文化活动,以微薄之力撒下了一片大爱的种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最美平民慈善家”。尤其2016年6月23日,阜宁县遭受特大龙卷风袭击,蔡国华利用创建的《中国书画摄影网》组织淮安地区书画家进行捐赠,最后带着经甄别、筛选的41幅价值68万元人民币的书画作品赶赴阜宁。此举得到阜宁县民政局领导及灾区人民的热情称颂。诚然,一座城市,因为慈善而温暖;一座城市,因为公益而幸福。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关心本土文创产品的打造,在建元基地文创工作室,他现场挥毫创作了“一代伟人故里、三大名著摇篮”的书法作品,并在现场激光打印在具有江苏建元独特创意的随手礼产品上,极大地提升了淮安本土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档次。

微信图片07.jpg

2023年2月23日创作

民间文化传后人,传承爱乡慈善情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他一生致力于打造“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格局,让善行在河下大地不断升腾。为了凝聚向善力量,他接续探索,厚植慈善沃土。2016年,为更多更高效地采集到淮安文化名人影像资料,他成立淮安运河书画院,积极组织策划实施百余场诗书画、摄影文化公益活动。2018年,编辑出版发行的《记录2017》活动画册,引起了全市文艺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他与乡贤联合成立《河下往事》编委会,编纂出版发行《河下往事·第一辑》,目前《河下往事·第二辑》即将付梓印刷。30年期间,他自费近30万元一手打造“淮安民间文化名人影像资料库”,为淮安文艺界人士调取影像资料发挥了一支民间力量主力军作用,在圈子内颇有一定知名度,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与表扬。每当回忆往事,他眼眸似倒映着日月光华。午后,当你来到他的工作室“花香墨香盈室”,随他学习书法的人很多。慕名他书法的人亦很多,他总是那么谦和低调。正如工作室中的几盆君子兰诉说着养花人丰盈淳厚的心性:专注沉稳,真挚热忱。书为心画,书写是通向人心的,如今他格外重视淮安民间艺术的梯队建设,关注年轻人的成长,提携后辈,传承文脉。

微信图片06.jpg

2019年3月在辅导外国语学生钢笔字

钟鼓将将,淮水汤汤。他在今与古的时空交响里感悟艺术之魂,为新时代淮安民间文化立传,让文艺的火炬点亮精神灯塔,引领新时代的淮城民间文化在中华大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蔡国华先生简介:

1959年生于江苏淮安河下古镇估衣街。上世纪70年代,师从芮虹灼、孙原非、刘鸿生、曹瑞林学习书法及美术设计。1993年,所在工厂倒闭,失业后的第一年内四处打工。1994年,注册成立 “淮安市蔡国华装饰设计工作室”(简称:蔡国华工作室)。2005年,注册成立“淮安市华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创建“中国书画摄影网”。2016年,注册成立“淮安运河书画院”并建立独立官网。2017年,注册成立“淮安华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创建“华夏文化网”。2020年,创建“艺友网”。童年爱好音乐、体育、无线电等;青少年时爱好书法、篆刻等;青中年从事纺织图案设计工作及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中年从事企业网站建设及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摄影摄像及影视编辑工作;中年后期热衷于书画公益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工作;退休后任《河下往事》编辑部主任、执行总编、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区新阶层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淮安区新联会自由职业分会会长等职;仍在从事公益文化策划与组织实施工作。

作者简介:

李颖,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学教师,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志办地情文化顾问;参与编撰《钦工史话》《他们从硝烟中走来》等书籍;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喜马拉雅》《世纪风采》《中国社区报》《江苏工人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近百篇;个人先后获得“袁鹰文学奖”、第四届“青橄榄”文学奖等荣誉;此外,作为淮安市周恩来班班主任多次受邀参加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活动。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插件代码
图文展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机构: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苏ICP备18018716号-2

网安备案号:‍‍公网安备32081202000208

‍‍‍国家版权局:国作登字-2023-F-0012856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30868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苏)字第03316号

Copyright ©2019-2023 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