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近代、初春。
地点:农家庭院。
人物:张大妈、李大妈、王小芳。
李:(上、唱) 家门前树上喜鹊叫喳喳,大妈我心里乐开花,
今天啦儿媳定亲上门来,我准备定亲酒席来摆下,
今年定亲明年带,后年生个胖男娃,
天伦之乐来享受,就好象大热天吃了凉西瓜。
(白)我儿子在上海一家外企上班,谈个对象,巧了,就是我女儿那个村的,亲家母今天来我家吃定亲酒,儿子和儿媳上街买东西去了,我在家等亲家母。(手机响)喂,是儿子,什么?亲家母不来啦,亲也不定啦,问你姐姐—噢噢---我知道了。(关机)这可怎么是好啊?
(唱)儿子手机一声响,我的心里急得慌,
都怪女儿王小芳,她把亲事来搅黄。
(白)我那女儿王小芳,在亲家母那个村做村长,亲家母批宅基找她签字,她不签,气得亲家母不来了,这个死丫头,我马上去找她。(进屋)
王:(上、唱)桃红柳绿百花香,大地一遍新气象,
妈妈早上来电话,让我娘家走一趟,
弟弟弟媳今定亲,我的心里喜洋洋。(进门)
(白)妈妈。
李:(上)小芳啊,我正要找你呢。
王:我说来还能不来啊,酒席准备好了吧。
李:好个屁,都让你给搅黄了。
王:怎么搅黄了?
李:水烧好了,猪跑了。
王:为什么?
李:我还要问你呢?
王:问我?
李:你口袋睡觉—装,刚才你弟弟来电话,说他丈母娘找你签什么字,你不签,她们不来喝定亲酒了,你这不是坑我吗?
王:那字我不能签。
李:签字能费你多大劲啊,我告诉你,你要把这亲搅黄了,我不会饶你,你以后也不要进我家门了,我也没有你这个女儿。(气坐一旁)
王:妈妈别生气吗,这就看出来了吧,女儿就不如儿子了。
李:你不要跟我嘻皮笑脸的,你走。
王:我真走啦?
李:走,走之前你给我说,这字到底能不能签?
王:不能签。
李:你签个字那个能砍你头啊?
王:妈,不是砍头不砍头事,就我把字签了,镇国土所、县国土局也批不了。
李:你签是你事,她批不了能怪你啊。
王:明知道批不了,不叫人家跑冤枉路吗,到头来还不怪我啊。
李:那你说,你弟弟亲事定不定?
王:定。
李:定?真神了,你有什么法子啊?
王:妈,我来时跟弟弟他们通过电话了,我叫弟弟丈母娘马上到你家来,我给她一个惊喜,估计马上就到了。(和妈耳语进屋)
张:(上、唱)
人都说多个亲戚多条路,那晓得好事反被亲戚误,
咱女儿谈个对象倒不错,可她那姐姐是个二百五,
批宅基找她签字她不签,弄得我老脸不知放何处,
她刚才又来电话通知我,有可能回心转意有醒悟。
(白)亲家母在家吗?
李王:(上)
李:哎呀, 亲家母来啦,来来来,屋里坐。
王:张大妈。
张:王村长。
王:还生我气啦?现在都是一家人了,不要叫我村长,就叫我小芳吧。
张:小芳啊,不是我生气,你知道,我家老宅基太背了,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挣点钱,回来想在路边批个宅基,建个门市做生意。
王:你批地点是基本农田,不能批,基本农田是高压线。
李:高压线还能触死人啦。
王:妈,这是个比喻,你不懂。(对张)张大妈,你们家想建个门市做生意,这我为你考虑了,街上中学门前国有土地出让,地点又靠闹 市区,你买一份盖二层小楼,底层做门面房做生意,上层住人不是很好吗。
张:那要多少钱啊?
王:地皮8米宽14米长要六七万,盖旁要六七万,也就十三四万吧。
张:我家只有十来万。
李:剩下我们支持你。
张:那太好了。
(合唱)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连连心欢畅,
美满生活想远景,保护耕地永不忘,
建设美好新农村,幸福日子万年长。
作者简介:顾玉高,男,淮安市作协会员,现任淮阴国土规划分局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淮安城市网》签约作家。散文《一双胶鞋的感悟》,获淮安市市老干局“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主题征文一等奖;小戏剧《还钱》,获淮安市“百里长廊,文旅同行”主题征文“小戏小品”类三等奖;小说《张三爷家的变迁》在2022年度江苏省文`学内刊联盟“书写新时代,献礼二十大”主题创作活动中,获得优秀作品奖。在各种媒体发表论文、新闻通讯、文艺节目、小说、诗歌、散文百余篇。
运营机构: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
广告审查员注册号:广审字(苏)H038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苏ICP备18018716号-2
网安备案号:苏公网安备32081202000208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苏)字第03316号
Copyright ©2019-2023 江苏嘉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